学习传统文化
中华美德  道德修养  百姓之家  老年之家  儿童之家  妇女天地
职业道德  本站报道  家长里短  国学经典  百姓身边事 中医养生
传承中华美德
           茁长成长
ABUIABACGAAg2YSctwUojMLNOTBhOEg

规范自己 心中有尺

来源:道德网作者:徐贵儒网址:http://www.xgrddw.com浏览数:26 
文章附图
原创 2016-11-27 徐贵儒 中华美德


关注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

共建和谐美好家园




我们在学校学习就要遵守学生守则,在单位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,各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,国家有道德,法律。那在我们心里,有没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呢?




我们的心在哪里?还在问,为什么我们要学啊,规矩太多了,我们还有自由吗?我们不学不可以吗?还在想小时候好,无忧无虑的,不长大多好嘛?为什么有道德、法律,为什么要守住什么道德底线啊?在你还不知道没学会自律的时候,问这些问题很正常,一旦在心里有一把尺子,达到自觉状态,就会觉得自己这些问题其实很幼稚。




大学里面讲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得。要知止啊!止后才有定力,有定功夫才能打开智慧。真正的大智慧是从静定中产生的。止在哪?大学讲止于明明德,止于亲民。那我们延伸说,止于至善,止于礼,止于行为规范,止于道德,止于法律,止于我心。止于我心,是自觉的,主动的,是止的最高境界。止于行为规范,止于礼,止于道德,止于法律,这些都是被动的止。被动的止自己和别人都很累,而且容易打折,总会出现侥幸的尝试。而主动的止,连想都没有,就更谈不上触碰底线,禁区。自觉真的很好,自己也快乐,做一天自觉,试试!




现在讲道德,讲底线,那道德底线到底在哪?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承受的底线,到你承受不了的时候,也可以说忍无可忍的时候,那就是底线。衡量道德也一样。所以,要时刻知道了解体会自己的感受,长时间的你就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,如果这个标准是大家的感同身受,那底线就在这里。



最简单的,就说身体,我们每天劳动超过一定的强度,超过一定量,就会感觉很累。累就是一个极限。现在讲养生,都讲吃八分饱,怎么衡量呢?就是感觉也吃好了,再吃点也可以的时候,我劝你就不要再吃了。




说话做事都要把握一定的尺度,分寸。那怎么衡量呢?你就观察自己的呼吸,态度,语调,如果遇到过激的事情,自己呼吸急促,说话的声音也变调了,态度也变了,那就要告诉自己,把握尺度分寸了。




喜怒哀乐爱恶欲,是人的七情,自己能够把七情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,也就能很好的把握尺度分寸了。自己的仪态合宜,又有利于身心健康。这是一种境界,不认真体会,你不知道。怎么练?平时要注意观察自己,时刻知道自己是什么状态,在做什么,随时调整。就这么简单,做起来很难,能坚持更难!




要立身,要修德,先修好自身,自身修好了,自然就知道什么事该做,什么事不该做了。在这信息横飞,缤纷绚丽的世界,有自己独特的见解,充满智慧,阳光热情奔放,而不凌乱。有自己独特的魅力,不也很好吗?不管做什么,心里都要有个尺度,能够不逾矩,也是一种美,你试试!




喜欢就加关注 文章左下方点赞 发朋友圈 感谢有你一路陪伴



上一篇:  自强不息
下一篇:  感恩一路有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