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传统文化
中华美德  道德修养  百姓之家  老年之家  儿童之家  妇女天地
职业道德  本站报道  家长里短  国学经典  百姓身边事 中医养生
传承中华美德
           茁长成长
ABUIABACGAAg2YSctwUojMLNOTBhOEg

礼乐与仁

来源:道德网作者:徐贵儒网址:http://www.xgrddw.com浏览数:133 
文章附图

子曰:人而不仁,如礼何。人而不仁,如乐何。

   礼乐,无论办政治,修道,都很重要。孔子主张用礼乐来办政治,用礼乐来教育一切人。至于学道、学圣人、学贤人,那更是要从礼乐上来学。但是这个礼乐,都要以【仁】为根本,如果只讲礼乐,不讲仁的话,礼乐就可能被负面的东西污染,可能偏离正确轨道。这对政治、教育、修道都没有实际的用处。讲礼乐就是要,重视以仁为本。礼的根本在哪里呢?就是对一切人都要尊敬,对一切人都要让,就是礼让。凡是与人家,有利害关系的时候,自己要让步,不能跟人家争,这就是礼。这个礼让、尊敬,就是从仁发出来的。仁是什么呢?仁是处处替人家着想,不要讲究本位主义。要处处同情人家,来关心人家,自己要尊严,要人家尊敬,必须要尊敬他人,【敬人者人恒敬之】,如果自己不知道尊敬别人,而只叫人家尊敬自己。这很难办到啊!从仁上面,来处处讲礼让,讲尊敬人家。

    音乐,构成音乐的基本音,【宫商角徵羽】,它是配合五方,东西南北中。配合四时的,春夏秋冬。春夏秋冬这四时有季节,与季节之间的,那就是中。颜色有五色,【青黄赤白黑】,吃的饮食有五种味道【甜酸苦辣咸】。在身体方面有五脏,【心肝脾肺肾】,领导五脏,叫五脏正常的运转的话,就是【仁义礼智信】。五音里面,每一个音,发挥自己的功能,对于别的音,它不侵犯,这就跟礼一样的,相互尊重。讲到乐器,音乐除了声乐,除了自己唱以为,还有乐器来伴奏的。

    古代有八音,用八种乐器来演奏,匏土革木丝竹金石八种。舜帝讲过,无相夺伦,八种乐器演奏起来,每一种乐器都发挥出自己的功能,相互配合,互不侵犯。所以一个好的音乐演奏起来,可以叫人家身心舒畅。中庸讲【中和】,养【中和之道】就能够【率性】,就能一步一步的【明心见性】。好的音乐能带人到中和境界,心理很快乐,身体也会很健康。

    古代讲音乐要合乎一定的【规矩】,现代的音乐,唱歌也好,奏乐也好,唱着唱着,或者奏着奏着,特别的怪音就出现了,特别的,不平和的那种音调出现,就把人家的心理,拉到不正常的状况去了。这种音乐古代也有,古代叫做【郑卫之音】,孔子也曾讲【放郑音】,郑国的音乐就不合乎好的音乐,孔子不要,那种坏的音乐,就是坏人心术,听多了心理不好,身体也受损害。

    【人而不仁,如礼何】,不仁的人,只有自己而不顾他人,对于一切人没有同情心。【如礼何】,他就是学礼,又有什么用处呢?【人而不仁,如乐何】,一个人没有【仁】的修养,他就学【乐】,怎么样学,他学不到【乐】,再好的音乐,对他也无可奈何。就是说,不仁之人学习礼乐,对礼乐也是一种糟蹋。实际上他学也是只学了形式,甚至形式也学不好,学不到礼乐的真谛。所以,中国纯正的国乐,让人听了,心里特舒服,安静。孔子说,办政治要用【礼乐】,办教育要用【礼乐】,【学道】更要【礼乐】。【礼乐】的根本就是要讲【仁】,要学【仁】,对一切人要尊敬,要礼让人家。无论是【礼】、是【乐】,都是这样。

    老师家长们教学生,应该多从礼让上面教,处处跟人家和谐相处。自己用功读书,把书念好,不要处处跟人家爭,甚至心生妒恨;教孩子容忍,宽宏大度。孩子有这样的心境,相信这一生应该都是相当快乐的。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,就是大家不懂【道】,不懂【礼乐】之道,不懂得互相让人家,相互尊重人家,所以,闹得天下大乱。我们学圣人,就是根据孔子的话,我们自己日常修行,待人接物的时候,千万不可以想占人家便宜,想损害人家。我们宁可自己吃点亏,不可以让人家吃亏,开始【学仁】,就是这样学法。

责任编辑:徐贵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