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道德修养![]() 子曰: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。主忠信无有不己者,过则勿惮改。求学、学道的人,在那个时候叫君子。既是求学、学道的君子要讲究重,重就是稳重。威就是威德,学道的人不稳重,就没有威德。没有威德,人家对于你往往有一种不尊重,很轻视你。你想办事,跟人家来往的话,人家不把你当作一个值得尊重的人。所以君子要学稳重,表现在外面有一种威仪,不重就没有威仪。学则不固。固,汉儒注解是当固蔽、蔽塞讲,蔽塞不通。求学明了道理,事情也看得清楚了,就不会固蔽,就不会有蔽塞的缺点,学了之后就能通达,这俩层意思。你不学就可能蔽塞,不通达,不稳重;学了就通达,通达之后,自然就稳重了。 你必须要学,学什么呢?这俩条,一个是主忠信,忠信很重要。比如曾子吾日三省,讲的就是忠信。主,汉儒正康成的解释,主当亲字讲,亲就是亲近,主忠信就是亲近忠信的人,亲近忠信的人,就以忠信这样的人作为老师。因为拜一位老师,一方面是要跟他求学问,最重要的是跟他学怎么样开发自己的品德,因此老师他是忠信的人,你跟他学一定能学得好。亲近忠信的人,以他为老师。有老师以后,再交朋友。你拜老师结交朋友,最重要的是自己求学修道,道德修养就是要从改过开始。我们往往自己的过失自己不知道,老师告诉我们,朋友告诉我们,把道理告诉我们,我们自己明白了,自己可以知道用功,用功的方法就是要随时改过。像曾子吾日三省吾身,就是发现自己有没有过。 无友不如己者,如当似字讲,或者当像字讲,就是像自己,跟自己相似的。比如说我们要结交一位朋友,要看他是不是讲忠信,是不是在品德方面这样去追求。他的志向,要追求自己好的品德,讲究做人之道。这就跟我自己相似,就是像我也是这样求学修道,这叫志同道合。我们交朋友就要交,跟我们自己志向相同的人。不如己者就是跟自己志向不相同。比如说,我们在学校求学,或者在社会上做事情,我们还是喜欢读书,喜欢求学。假如这个人,他不是如此,他读书的志向是要求升官发财,平常的志趣既是追求,自己的生活享受,这个跟我们不能够志同道合,就是不如己。所以我们交朋友,必得求得跟我们自己志趣相同的人。论语后面也讲到交朋友是什么呢?有以文会友,以文就是大家都有兴趣研究学问,来会合朋友,来交朋友。教朋友干什么呢?以友辅仁,交朋友的目的互相帮助。辅仁,互相帮助来把个人的品德修养好。可见交朋友,一定要跟自己志同道合。当今社会有为利益结交的朋友,有酒肉朋友,有因为各种原因结交的朋友,大家可以审视一下自己,是为什么结交的朋友。只有志同道合的朋友,才能久经考验。 过则勿惮改。我们选择了忠信品德很好又有学问的人,做我们的老师。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。我们求学什么呢?求学重要的是,一方面学文求学问,一方面要学习道德。学习道怎么学法呢?自己要常常反省自己,有没有过失,这个过失,我们求学的时候,是不是懈怠了,我们待人接物的时候,是不是拿善意来待人家,是不是我们自己只注意自己,有没有关心对方,或者我们跟人家来往,跟人家相处,有没有有意的无意的给人家带来一些伤害,这都是过,我们随时要反省自己。惮,古人注解当难字讲,郑康成这样解释,自己有过失很难改过来,就是人家说他有过,他还想办法把它掩饰起来,不愿意人家知道他有过,这就是惮改,不容易改。我们求学,尤其是学习道德,学习道德就是要改过。自己随时要反省自己,有没有过失,自己如果没有发现到,朋友看见我们有过失,告诉我们,我们要感谢他,赶快就改,所以勿惮改。 责任编辑:徐贵儒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