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传统文化
中华美德  道德修养  百姓之家  老年之家  儿童之家  妇女天地
职业道德  本站报道  家长里短  国学经典  百姓身边事 中医养生
传承中华美德
           茁长成长
ABUIABACGAAg2YSctwUojMLNOTBhOEg

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

来源:道德网作者:徐贵儒网址:http://www.xgrddw.com浏览数:63 
文章附图

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,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。

     务本是什么呢?我们做任何事情,各行各业的事情,都要先找到一个根本。务在这里讲,就是说你做这件事情要专注,要倾注全部的力量和精力。用一个字解释,就当求字讲,追求,君子做任何事情,都追求一个根本。为什么呢?根本一建立起来了,本立,在根本上能够立得住,然后这个道就能够生出来。

     君子务本,君子务的本到底是什么呢?君子到底该追求些什么呢?孔子下面俩句话解释,君子求学,必须要学这个仁,务本就是学仁,仁学好了,道自然就有了。这怎么说呢?孔子说,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道德仁艺,是孔子教人家求学的一个次序。道就是我们人人本有的这个本性,就是中庸所讲的天性。天性要起作用的时候,就要起现象。那就是明德发出光来。我们一般人求学,学儒,一开始都不知道,你必得学到相当的程度,一边学,一边自己努力去练习,然后才明了。学仁,仁是从明德里面发出来的。仁既是从明德来的,他就知道德,德知道了之后,他就明了这个性,也就明了这个道了。

本立而道生,先学这个本,学仁。仁怎么学法呢?孔子在这里讲,孝弟,孝弟就是仁的根本,你要学仁,就要学孝弟,孝弟学好了,仁就学好了。把握这个根本去学仁,仁就学得到。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,孔子教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学问呢?全部内容来讲,有内学,有外学。

内学是什么呢?外学又是什么呢?礼记里面有一篇大学篇,后来单独成一本书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,在亲民。明明德就是内学,亲民是外学。明德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,光明的德性。孔子孙子子思作的中庸。中庸开头就讲,天命之谓性。天命之谓性,就是天性,天性是天然而有的这个性,也就是我们人人都有的本性。明德就是性德,就是我们人人本有的这个德,这个德是一片光明的。内学就是我们自己要把,我们内在本有的明德发明出来。这叫明明德。内学有八个条目,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。

外学呢?大学讲亲民,亲民就是在外面,替国家,替一切人办事情。就是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仁字,就内学来讲必须讲这个仁字,外学来讲,也必须用这个仁。就内学来讲,仁是从哪里来,仁是从明德来的。内学的人发出明德要用仁。在家庭里面,在社会上,就是待人接物,就是实行这个仁。所以,仁就从内在的明德发出来的。发出来以后,待人接物,办一切事情,都要从这个仁来作出发点,以仁做根本。我们一个人在家里,对父母要孝顺,对自己的哥哥要尊敬,就是孝弟之道,孝弟之道在家里就是要修身,身修好了,家也齐了。在家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,到外面一般也不会犯上,所以,犯上者鲜矣。这在家里讲就是齐家。修身,齐家做好了,那就是治国了。孔子讲内学、外学,这样一对照,从修身、齐家、治国都包含在内。国家治理好了,人家自自然然的向你学习。天下都向你学习,来归向于你。就现在来讲,只要把自己国家治理好了,天下国家,都到你的国家来观摩,即使心怀叵测,也不敢轻易来犯,这几乎能够做得到世界和平。世界和平,天下太平。所以,首先要强大自己。内心强大,国民软实力和经济实力一样强大,才是坚不可摧的。这需要我们每个国民共同努力,加强学习,修养自身,强大自身,整个国民综合素质才能提高,国家实力才能提高。

孔子的内学外学为什么只讲修身呢?因为内学在大学里面讲,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。大学在后面有讲,从天子到普通的一般人,皆是以修身为本。修养自己,修养自己就包含诚意、正心,就是包含这个仁。由此看来,孔子讲内学、外学最重要就是一个仁字,仁根本就是孝弟。为什么孝弟是仁的根本呢?我们想想看,我们凭什么到人世间来。孔子写易经的系辞传里面讲,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。精气为物,指的父母俩种缘分。游魂是我们自己的灵魂,我们能到人世间来,是因为有父母,是父母给我们这个身体。这个还不算,我们生下来,一切什么都不知道,完全要父母养我们教我们。这种恩德,我们做一个人,最根本要知恩报恩,知恩报恩最重要就是孝顺父母。兄长是我们同胞兄弟,必须要尊敬,这是仁的根本。

责任编辑:徐贵儒

上一篇:  巧言令色
下一篇:  孝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