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传统文化
中华美德  道德修养  百姓之家  老年之家  儿童之家  妇女天地
职业道德  本站报道  家长里短  国学经典  百姓身边事 中医养生
传承中华美德
           茁长成长
ABUIABACGAAg2YSctwUojMLNOTBhOEg

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

来源:道德网作者:徐贵儒网址:http://www.xgrddw.com浏览数:139 

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

书经也叫做尚书,尚书里面有四篇,记载四朝代那些天子的事情。一是唐、虞,就是唐尧、虞舜这俩个朝代的记载。夏朝就是夏禹王那一朝。夏禹王后来就是商朝,商朝后来就是周朝。虞、夏、商、周四大部分。这四大部分其中再分有这些篇目。比如典谟,典,表示经书放在那里,叫做典。比如说那书里面,一开始有尧典、舜典。谟,四朝都有谟,比如夏朝大禹谟。还有训诰,训是由天子发布的这个训辞,还有大臣子训诰的那些文。比如说成汤王用臣子伊尹,伊训等等。诰,比如康诰等种种诰。还有誓,那些誓辞,例如成汤王讨伐夏桀王的时候,发出的誓辞。很多啊!有誓、有命,命就是天子发布那个命令。书经里面有典谟、有训诰、有誓命。奥,典谟、训诰、誓辞,都是文字很深奥,念起来很不顺口,很不好读,所以很奥的。圣人做的那些事情,圣人讲的那些言语,都很深奥,文字深奥。

一般求学的人,学了这些典谟、训诰、誓命,就要学圣人怎么样办事情,圣人讲的那些言语,都是重要的,教人学做圣人的言语。把书经这些圣人的言语、或办的事情,学会了,就是学做圣人。古时候尚书是由孔子整理出来的。在战国的时候,秦始皇统一六国。他为了巩固他的政权,恐怕人家借着这些经书,随便说话。丞相李斯建议秦始皇,如要控制言论,不让那些读书人随便说话,那最好把这些书烧掉。秦始皇听了李斯的话,烧了那些书,书经,其他经书,除了易经没有烧,其余的都烧了。

直到汉朝,汉文帝要把秦始皇以前的儒家的经典,搜集起来。书经那时候没有了,找到鲁国,现在山东省。鲁国有个老儒,他念过书经。念过书经的叫伏生。这个老伏生记得背诵在脑子里的书经。那时候老人已经九十岁了,没办法到汉朝京城长安来。汉文帝就请一位读书人,那人叫鼌错。文帝就派鼌错到山东,请老伏生把书经背诵出来。老伏生牙齿也不多了,说话口齿也不大清楚,老伏生还叫家里,帮忙解释念出来什么字音,就这样老伏生一边背诵,鼌错一边记录下来。用汉朝通用的文字,那时候叫今文,记载下来,这叫今文尚书。

后来,汉朝有一个封在鲁国的鲁恭王。鲁恭王要把孔子家里的房屋,拆除改建扩充建筑。就在拆除房屋的时候,听见墙壁里边有音乐奏出来,有各种管乐弦乐奏出来,他一看一听,原来这音乐是从墙壁里面发出来的。后来他就请人把墙壁挖开,墙壁里面有很多经书。其中就有尚书,就是书经。那个书经是用古文写的,那时候叫蝌蚪文,到了汉朝能够认识的不多,但是还有人认识。这个古文经典交给了孔安国,孔安国到后来再拿出来的。

因此到后来,汉朝以后,尚书有今文尚书、古文尚书。今文尚书是鼌错听老伏生口头背诵发出来的,一共有二十八篇。在孔子家的墙壁发现,用古文写出那个尚书,比这个老伏生背诵的,多出来二十五篇,加上一篇序文,一共五十九篇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尚书,就这俩种本子。

责任编辑:徐贵儒


上一篇:  四诗
下一篇:  三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