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孔子讲求学 孔子说再过十年,【六十耳顺】,【耳顺】孔子从五十岁到六十岁,他的世间阅历经验太多太多了,他听到任何人讲的任何的话,都能够知道这个话里面,他的言外之意。他从每个人的言语里面,言语之外的意思,他能够听得出来。不但把一般人言语以外的意思,能够听得很清楚,而且能够认为,这个人说这话,是自然现象,不足为奇,孔子这是耳顺。普通人,你经验阅历再多,在世间受人打击,受了挫折,不管怎么多,耳也不会顺,人家说的好话也听不进去,说的坏话更听不进去,这就不是耳顺,耳逆,逆就是一听起来有反感,我们一般人谈不上耳顺。孔子听任何人言语,知道这个言语言外之意,这个人每个人他的心理,他在世间所染的习惯就是习气,人人不同。圣人都了解,人人的言语都有他的道理,所以孔子一听起来耳顺,都能够知道每个人言语的意思,也知道他说这些话所以然的道理,所以他是【耳顺】。 学而立,而不惑,知天命,这样一步一步的学到了耳顺,也跟孔子一样。就算现在还没有到,孔子那种境界,知道这种作用,我们也学习着听人家言语,要听言外之意。听言外之意,了解人家心理之后,我们跟人家办事情就能见微知着,从人家心理很微细的地方,就能判断到未来,事情发展到后来的结果,我们都能看得很清楚。我们在世间跟人家来往,交朋友也好,办事情也好,自然就没有很多障碍。我们一般人在世间有障碍的话,往往感觉到这事怎么办不成功,就是不了解人家心理。再换个很好懂的话,不了解人家的心理,就不知道人情世故。我们在世间办事,不通人情世故,一办事情那些妨碍的现象就出来了。修道更不必说,我们要修道学圣人,不懂人情世故,别说劝人家学道很难。就是自己在学的话,不通人情世故往往自己也学不好。所以耳顺这一条非常重要,要好好往里面很虚心的从浅近的,听人家言语,根据圣人所讲的道理,往里面学习,有一分学习的工夫,就有一分效果出现,只要肯学习,一定有成果。 六十耳顺已经不错了,还要继续再学过十年,到了七十岁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踰矩。从是顺从。顺从自己的心,心里所想的一切的事情,都能顺从自己心里所想的,所需做的事情都有顺乎自心。心是什么呢?最短暂的是心里的念头。圣人每一个念头起来的时候,圣人都是顺从自己的念头。孔夫子的念头一点自私都没有,孔子没有私心,他每起一个念头,都是要教化天下人。教化天下人都能够学成为君子,学成贤人,以至于最后学成圣人。天下人在世间的生活,所受的环境有苦恼的时候,有快乐的时候,生活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,种种那些物质的物品,圣人都关心。圣人的心,无时无刻而不关心天下人,从天下人的生活到学习,都在圣人的心中,最短的时间一念之间,那么短暂,圣人都没有放过。圣人从心是从这个大公无私的心。 我们一般人心是什么呢?不起念头则已,什么时候不起念头呢?夜间睡眠的时候,睡眠做梦的时候还起念头,睡眠睡的很熟也不做梦,那时好像是不起念头了,平时或者在做梦的时候,或者不睡眠在清醒的时候,没有一个时候不起念头。起了念头就是为自己设想,都是自私自利。不学习道德的人,他自己不了解,我们告诉他,他还认为我们来说他不好,他不能接受。我们学习道德的人才能了解,我们自己每一个念头,都是为自己,都是自私心在那里起作用。我们普通人也从心,从什么心?从自私心。这可不得了,自私心起作用的话,都是损人利己,那学道德就没办法学了。在世间办事情,一办,他的出发点都是为自己,所以讲到这一条。要了解孔子的随心所欲,孔子从心所欲,每起一个念头,就是为天下人办事,欲就是希望事情能够办得成功,每起一个念头,就是要教化天下人学好,学圣人。希望这种心理,这种欲望能实现,孔子从心是从这样的心。 不踰矩,矩是一种画图的工具,这里单讲一个矩,本来有俩个字,规矩。圆规方矩,画圆的有一个工具,应该是我们现在圆规之类;画方的,画直的,有矩,相当于尺子之类。开始画方的,圆的图,你要有规矩,依照规矩在画,画成功了,熟练了不要这个工具,你一画圆的就是圆的,方的就是方的,一点错误都没有。孔子的修养到这程度,从心所欲,不踰矩。就跟开始学的时候,要有工具来画。学成功了,孔子学成功了,他就不用那个工具,虽是不要工具,他画出来这个图,就跟用工具完全一样,这叫不踰矩。孔子拿这个做个比喻。 孔子教当时各国的君臣,教他们要用礼来办政治,用礼乐来办政治。他教学生学圣人,怎么学?也用礼乐来学,礼乐就等于是一个规矩,礼就是讲规矩,我们见着人怎么行礼,或者怎么行跪拜礼,行握手礼。跟人家来往,礼尚往来,这都是规矩。投桃报李,就是礼的内容。当然好礼没有错,但是什么事情,都有个度,超出限度那就不好,如果用的过度,作为条件交换,那性质就变了。厚道,以厚道待人,这些都是礼的规矩。有规矩然后在世间待人接物,办事情,处处要礼让,处处讲厚道,到了自自然然的境界,撇开礼的形式,礼的本质自然就表现出来。礼的本质表现出来,对人恭敬,恭敬之中就是学规矩,在恭敬之中合乎学的这个道。 孔子到七十岁从心所欲,不踰矩。到七十岁,纯粹的,一丝一毫自私的念头没有了,所以,他顺从自己的念头,顺从这个念头,可是都合乎规矩,合乎礼。这个矩就是比喻这个礼,处处合礼。从这一条我们也知道,我们中国传统教育,就是根据孔夫子的教育,孔夫子教育,教人学圣人,教人办政治,都是从这个礼乐,礼就是从守规矩学到最后,从勉强的来学,学到最后学成自然的。由勉强而到自然,就等于画图,开始要用规矩这俩个工具,学成功了,得心应手,一画圆的就是圆满无缺,一画方的,或是长的,你不用矩,也画得跟矩是一样的,一点都没有错误,这就成功。 开始学的时候,不守规矩绝对不行,规矩就是模仿,任何学问,任何艺术,学画画也好,学写字也好,学音乐也好,你都必须从老师教的规矩来模仿。开始不从规矩来模仿,任意自己学,当然也有学成功的时候,那要经过摸索摸索,很多错误的行为,那不经济。你直接有一个最好的准则,一个规则让你模仿的话,你就可以不要那些,错误的试验的行为,不要经过那些没有效的试验行为,直接从模仿入手。我们做家长的,教育家里的子弟,当老师的教自己的学生,尽量不要放任学生,放任自己的子弟,让他们不守规矩自己来学,学不好。你要他学成一个健全人格,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,必须教他从学规矩开始。家长真正爱护自己的儿女,当老师真正爱护自己的学生,你必须先教他从守规矩开始。健全他的人格,具备做人的人格,从开始勉强学,学到最后到孔子这个阶段,从心所欲,不踰矩,就成就了。成就之后,一切事,任何都没有障碍了,到了无碍的境界。这样本有的天性也就开发出来了,我们知道孔子从十五岁开始,一步一步学,到七十岁学成功了。 他这个境界,古人有比喻,比喻什么呢?从十五岁而志于学,经过三十而立到了四十而不惑,这是修道的一个境界。修到四十岁而不惑,他可以知道用方便的方法,用权了。上论后面也讲,可以与共学,未可与适道,可与适道,未可与立,可与立,未可与权,与权就是四十而不惑。到了五十知天命,古人注解是悟的境界,悟就是彻底的觉悟了,彻底觉悟就是这个天命。孔子知天命是悟的境界。六十而耳顺,到七十而从心。这是证的境界,证到自己的本性,本性完全开发出来。 孔子教我们学圣人,每一个阶段是什么样的境界,学到了一个境界,自己信心又提高了,到了一种境界,我们信心又增加了。孔子每个阶段,都是教我们按照学圣人,这一条明白而又平坦的大道来学。我们就是平平实实的这样学,不要讲那些奇奇怪怪的事情,怪、力、乱、神,孔子不讲,孔子讲的学圣人是什么呢?就是从学作人开始。 学做人开始,就是学礼乐,从这开始学,学到最后成功了。为什么从礼乐开始学呢?最后孔子透出来,不踰矩,矩就是礼。开始志于学,就从礼乐开始,礼是学规矩,乐呢,学习与人来往一团和气。乐就有礼让在其中,为什么呢?中国讲礼乐,基本的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,用来伴奏的有八种乐器。在制音乐曲子,把五音调配好,彼此要发挥自己的功能,不能够侵占别人。他们互相发出自己的功能,也互相让对方,尊重其他音的功能,八种乐器也是如此。在尧舜时代,舜帝就讲八音克谐,无相夺伦。八种乐器演奏出来,都能够和谐,不要互相侵夺。所以音乐就把礼让,尊敬对方,基本的本质都包含在里面。礼乐合起来,学道一定能够学得成功,所以孔子从开始学,到七十岁学成功了,还是不踰矩,自然的合乎规矩,也就是自然合乎礼乐。 责任编辑:徐贵儒 |